大胆创新    踏实严谨    善贷且成   合作共赢

BE INNOVATIVE   BE RIGOROUS   BE HELPFUL   BE WIN-WIN

关于我们

峰合科技的企业文化诠释——工匠精神

 

首先,“工匠”是具有一定技能和素质水平的人。

第二,“精神”应该是有能力并锲而不舍地追求高质量、高品质的态度。

工匠的能力和精益求精的态度,不能偏废一方,能力不足而傻干蛮干、能力有余而浅尝辄止,都难以获得成就。

 

杨云峰董事长在2016年3月接受珠江时报记者采访时,就峰合科技的主导企业文化“工匠精神”进行了全面解读。

“工匠”+“精神”方可“匠”心独运

【摘自《珠江时报》2016-03-15】

有人说,南部欧洲善于搞艺术,北部欧洲善于做精工。德国人的精益求精是出名的,可是偏居北欧一隅的芬兰人更专注,而且屡屡被评为世界最具竞争力、最具创新活力的国家。正是因为这样的精神特质,北欧五国之一的芬兰,人口只有500多万,却因为曾经的手机帝国诺基亚和风靡全球的游戏“愤怒的小鸟”闻名遐迩,成为世界产业经济版图上最重要的一员。

目前在南海创业的佛山峰合精密喷射成形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云峰,早年于清华大学机械系博士毕业,后成为芬兰国家技术研究中心VTT的首席科学家,是精密喷射成形技术的发明人和专利持有人,该技术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唯一实现规模产业化应用的近净形喷射成形技术。在芬兰工作生活20多年的经历,让他对于眼下炙手可热的“工匠精神”有着独到的见解。

※ 既要有工匠能力又要有品质追求

记者:在芬兰从事科研工作20余年,现在又回到国内创业,您如何理解“工匠精神”?

杨云峰:工匠精神我认为可以把它分成两个方面去理解,即“工匠”和“精神”。

首先,“工匠”是具有一定技能和素质水平的人。真正的工匠,应该是那种能把问题理解透彻、把解决方案优化,并愿意坚持直到成功的人。我经常跟同事们说,我不怕你坐在那喝茶,只要你能在关键的时候把好关、解决好问题,就是好工匠。最怕的就是那种弄得满身油污、累死累活却不出成果的人,那就不是工匠。

第二,“精神”应该是有能力并锲而不舍地追求高质量、高品质的态度。我以前在芬兰时,有当地的企业家就跟我这么讲:“我们公司,第一重要的是质量,第二重要的还是质量。我们的产品一定是具有可靠性的,对于打造品牌来说,没有任何其他因素能够凌驾于品质和质量之上。”

举个例子来说,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一些情况:有的企业把别人的零部件拿来组装,结果同样的零部件,他们组装后的效果就是不如原来的好。原因就在于“工匠”和“精神”没有到位,看似差之毫厘却可能失之千里,工匠一定要对这个技术的关键核心有深刻的了解,该严格的地方一丝不苟,该创新的地方胆大心细。所以工匠的能力和精益求精的态度,我们不能偏废一方,能力不足而傻干蛮干、能力有余而浅尝辄止,都难以获得成就。

※ 有品质的创新产品让人有信任感

记者:政府工作报告此次提“工匠精神”有何深意?对佛山这座制造业大市意味着什么?

杨云峰:现在中国已经不能像以前那样拼资源、拼成本来竞争了,所以我们现在就必须靠品质和创新。好的工匠要具有研发能力、技术设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既要是一流的科研人员,又要是一流的工程师,还是一流的车间蓝领工人。

只有真正具备“工匠精神”的制造,才能让大家对产品产生信任感。那个时候,大家就不用跑去国外买马桶盖了。佛山的制造业也是一样,只有通过打造一批具有“工匠精神”的企业,才能实现“制造”向“智造”的跨越。

※ 要扭转对职业教育的看法

记者:怎样将“工匠精神”渗透到佛山制造的每个角落,并发扬光大?

杨云峰:主要是在教育方面,要引导社会观念转变,从小培养。现在国内很多孩子们读书非常辛苦,但是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较差,而且很多人认为读职业技术学校是件很不光彩的事情。但其实很多发达国家非常重视职业教育,重视教育成果对于社会的实际贡献率。

讲一个我自己家的故事:在芬兰时,我家孩子与邻居的孩子从小学习成绩都很好,但邻居家孩子从高中开始就选择了职业学校学习电气知识,一直向电气工程师的方向努力,目前在电气方面几乎没有他解决不了的问题,成为了专家级的人物,对社会的贡献也很大。但我们当时按中国传统思维让孩子上了大学,现在仍在苦读硕士学位,今后能创造怎样的社会价值还是个未知数,所以我的亲身经历让我在这方面做了若干年的反思。

另外,完成一个产品,只要任何一个环节的工匠出错,那么其它环节的工匠再好,产品也有可能全部报废,因此团队精神这也是我们对工匠培养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

※ 让工匠们更有价值和尊严

记者:目前中国普遍对于职业教育的认知还存在偏见,很多人不愿意去职业技术学校。这种观念该如何实现转变?

杨云峰:1988年我去芬兰一家造纸厂时发现,流水线上那些从职业学校毕业的技工工资是2万芬兰马克,而普通大学毕业生只有1万芬兰马克,你说这种情况下大家是愿意上职业学校还是普通大学?所以要让大家改变观念,首先是要肯定并提升工匠的价值,让社会各界对工匠们的价值有所认识,让工匠们更具尊严。这其中,政府的引导作用非常重要,因为观念的转变和工匠价值的体现需要一段时间来实现。

记者:除了物质报酬,你认为还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引导观念的转变?

杨云峰:教育的宣传上首先要改变。现在基本上每当升学考试时全国都在宣传谁以多高的分数考上了重点大学、拿到了什么学位。其次用人考核机制上也要改变。现有很多单位涨工资、晋级都只看学历、职称、论文什么的,却较少看谁在一线实际解决了多少问题。这就导致很多单位翻开学历都是博士、硕士,个个发表论文上百篇,专利证书一摞一摞,却没见什么实际有市场价值的产品出来。这就是观念导向性有问题。

心要沉下来,不要急功近利,政府、企业要多支持那些能沉下心干实事的人。我现在就发现,很多能沉下心来、想干事、有能力干好事的“工匠”们往往很难得到支持,因为精力都花在做事上了,哪里还顾得上处理纷繁的人际关系。